kakasa 2010-4-29 15:46
留关羽镇荆州——刘备生平的最大失误
关羽在荆州的功与过
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其结果如何显然是最有力的判断依据。关羽镇守荆州期间遇到的第一个大挑战就是孙权方面对荆州的领土要求,但这位受任“董督荆州事”的“万人敌”却没能阻止东吴袭取三郡的军事行动,刘备与孙权两大集团在荆州的第一次较量以刘备方的全面妥协告终,其直接结果是刘备让出了湘水以东的长沙、桂阳。
之后刘备拿下汉中,进位汉中王,关羽被授予前将军,并获得了假节钺的权力。但关羽却在进攻襄樊的战役中反胜为败,自己丧命不说,还搭上了刘备在荆州仅存的武陵、南郡、零陵三郡之地。
纵观关羽在荆州期间的表现,可圈可点之处少之又少,反倒是两次军事上的失利格外刺眼,单就这个结果来说,我们不能不说留关羽镇荆州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失误,是刘备人事任用上的巨大败笔。
那么,对于刘备,对于荆州,在当时,关羽是否就是不二人选,刘备是否有可能做出更好选择呢?我们的答案是:刘备绝对应该有更好的选择。
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诸葛亮违众用马谡,结果马谡败失街亭,这常常被人们视作诸葛亮在识人用人方面不及刘备的重要证明。但反观刘备自己,从当初把庞统打发到耒阳做县令,再到留关羽镇荆州,其识人、用人的能力,恐怕也是问题多多。
最初刘备悬军远征巴蜀,留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诸将在荆州,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选择,但随着西线战事的展开,刘备为尽快平定蜀地,从荆州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悉数征调,仅留关羽镇守荆州。如果说这一次征调是迫不得已的话,那么在平蜀之后仍然忽视荆州人手单薄的事实,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
从刘备的角度来考虑,益州相比荆州来说显然更为关键,加上刚刚拿下的益州原本就存在较多的内部矛盾,刘备不得不花更大的精力,投入更多的人手来处理益州事务。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荆州所面临的人手与兵力的相对不足是可以理解的,但正因如此,留镇荆州的人便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董督荆州的关羽是否有这个能力担当重任,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陈寿评价关羽“刚而自矜”、“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作为与之相识相交甚久的刘备,没有理由不清楚关羽的这些弱点或者说特点。但刘备仍然留关羽镇荆州,究竟看重他哪一点呢?我们不得不质疑,刘备此举有极大的任人唯亲之嫌。大概在刘备看来,只有象关羽这样死忠于自己的人,才能放心地将荆州相托吧。无独有偶,汉中一役后,刘备从跟随自己多年的旧部当中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结果一军皆惊。因此,我们不能不怀疑,刘备在用人策略上,存在着用人唯亲的倾向。
一首不慎,满盘皆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羽在荆州败师丧土的悲剧,不仅证明了他在能力上不足以独挡一面,也证明了刘备以亲疏任人实乃大错。但倘若追根溯源,这些悲剧的发生,其实早在刘备入蜀之际便留下了隐患。
首先,刘备入蜀时所带将领人选就值得商榷。
诸葛亮与庞统都长期居住荆州,但相比诸葛亮来说,庞统应该对荆州事务更为熟悉,因为他不象诸葛亮那样过着近似隐居的生活,而且他有一个重要的特长,就是“知人”,因此他曾担任过南郡的功曹,主管人事。周瑜死后,庞统送葬至吴,尽管他没有被孙权所委用,但与东吴人士多有结识。因此,我们认为,庞统如果留守荆州,或许更有利于荆州的繁荣稳定。但刘备却携庞统入蜀,结果庞统又不幸中箭身亡,导致刘备痛失一臂。
其次,平蜀之后刘备必要更替荆州守将,但他却没有任何动作。
与庞统类似的还有黄忠,黄忠本身就是荆州人,又是刘表旧部,还曾在豫章一带与东吴作战,除了名望稍逊之外,其实是留镇荆州的极佳人选。如果说最开始黄忠还不完全具备留镇荆州的资历的话,那么黄忠入蜀之后颇有战功,已经显示出镇守荆州的能力,倘若平蜀之后及时将黄忠遣回荆州,恐怕也会更有利于对东吴的防御。甚至在被迫与东吴以湘水为界分荆州之后,刘备仍然可以让黄忠守荆州,而征调关羽北攻汉中。而刘备之所以不换关羽,除去他对关羽的绝对信任外,亦反衬出他对于黄忠这样的降将仍有较强的防备心理。
后记
刘备在入蜀时对困难估计不足,又不肯用庞统“径袭成都”的上策,当战事展开之后,却又将荆州诸将悉征入蜀,充分暴露出其志大才疏的弱点。纵观刘备用人的气魄,与刘邦、刘秀这样的开国或中兴之主相比,显得太过小器,即使是与同时代的曹操、孙权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当然,回到正题,刘备推选方员之时,最大的失误便是将荆州托付给关羽,堪称人生一大败笔,当为后来者鉴。
============================================================
一千八百多年前刘备的事迹,拿到现在讨论交流,评析他的功过是非,只是给后人以借鉴和警示。如果单纯地去评价他这个人,不客观、没必要,历史就是历史,没人能够穿越甚至篡改,刘备已经在中国史实中谱写了他自己的一页。
如果说刘备生平最大的失误,我觉得并不是在对关羽的使用问题上,而是出兵伐吴,被陆逊火烧百余里连营,兵败彝陵之战。
先说为什么不是关羽使用问题。一是关羽位列“刘关张”三个结义兄弟第二位,在情义上誓死追随刘备,刘备对这个二弟足够重视。二是关羽饱读诗书(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且身经百战,在武力和谋略上能够担当荆州防务的重任(此处是“防务”重任,而非“进攻”重任)。三是刘备诸葛亮入川之前的部署,足够周全,不仅荆州防务无忧且入川也应如预期般顺利;但事与愿违,庞统偏偏在征西的路途上战死,将原先的部署和计划统统打乱,之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增援。这就要分析下为什么要镇守荆州的三员大将增援,庞统死后军中无军师,刘备军中虽有大将但无主心骨;武力进攻益州远比计划想像中难,且汉中地区的张鲁在马超归降后也在窥视益州,多方势力犬牙交错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手来做好多线作战的准备,所以才急需诸葛亮张飞赵云三将增援。而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这四将中,诸葛亮是军师必须得走,张飞赵云勇猛有余谋略不足,比较而言关羽是最合适人选。四是庞统、黄忠等人是新加入或归降的,无尺寸之功若委以重任驻守荆州,没人会信服这些空降兵,还不如随刘备去攻打西川取得战功后再来委任更为妥当。四个原因表明了留关羽守荆州是最适合的,也表明了刘备的部署是正确的。
关羽虽有弱点,但瑕不掩瑜,驻守荆州的大任还是可以担当的。荆州的失守,是多方原因导致的:关羽的盲目出击魏国是主因,出击后致使后方空虚,孙权部队抓住有利战机偷袭得手,关羽没有很好地执行联吴抗魏的总体方针使孙权钻了空子也是原因之一。在总的全局来看,丢了荆州只是少了一个出西川的道路、丢掉了一个左右逢源的战略地点;丢掉了还可以通过武力夺回来,与吴国战中有和、和中有战才是最好的战略方针;即便夺不回来,刘备军队在夺取西川后整体实力较强,兵精将广加之西蜀殷实富饶,休养生息几年,联吴伐魏进行北伐统一全国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综上所述,对关羽的使用问题不是刘备生平最大的失误。关羽、张飞死后,出兵伐吴且兵败彝陵才是他人生的败笔。出兵伐吴为兄弟报仇,这个可以理解,但此次出兵,动用的是全蜀国的兵力,刘备这种孤注一掷的架势和盲目自大的心态使得他在开始的时候就种下了失败的种子;如果刘备不做过多纠缠、见好就收,收回荆州就班师回朝,对匡扶汉室的整体计划也是有利的。坏就坏在刘备太重情义、过于执着,的确不是成就大事的主,彝陵之败打乱了诸葛亮隆中对时的全局部署,使得蜀国损失惨重,需要多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同时也给了魏国、吴国以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延缓了伐魏的时间。正因为彝陵之败,才使得诸葛亮经略西蜀多年而未能在多次伐魏中取得成功,刘备在这个问题上要付主要责任。与开头所说一样,历史不能篡改,刘备诸葛亮终究没能改写历史或者按照他们设想的走下去,我们在这里只能以史为鉴,汲取教训勉励后人。
[[i] 本帖最后由 kakasa 于 2010-4-29 23:21 编辑 [/i]]
wz158 2010-4-30 16:51
关于荆州和街亭,我也看了一些学者写的东西,也看了很多朋友们写的东西,其实,这个并不只是恨简单的问题,而是里面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政治问题。
关羽管刘备的家事太多,单凭兄弟二字,恐无法消除刘备心中之恨。关羽的脾气,诸葛亮比刘备都清楚,为何关羽提出要镇荆州,诸葛亮不快,为何不阻止,为何不向刘备提出更好的人选,难道不是刘备授意关羽主动提出镇荆州的么?
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真的没有想要掌握大权的想法?马谡言过其实,不是瞎子都能看出来,难道诸葛亮看不出来?对于其他人的建议,诸葛亮为何不采纳,非要马谡去守?马谡去街亭后,诸葛亮很着急的要地理图本看,这不是他从一开始就信不过马谡么?
人民,民主,都只是政治家们在谈判桌上的筹码而已。关羽和马谡也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tjdx23 2010-5-1 00:16
在诸葛亮临走之时问过关羽如何拒敌,曹操来攻如何,关羽领兵拒敌,要是孙权来攻如何关羽答曰分兵拒之,诸葛亮就说了这样就荆州危矣,诸葛亮告诉关羽一条守把住荆州的妙计,东联孙吴北据曹操,但是孙权提亲,关羽不但不答应还侮辱来使,这就是失败的开始,这就是关羽刚愎自用目中无人性格上面的缺点,这也是宿命和命运的安排,并没有什么害关羽什么的关系,刘备要是害关羽华容道拿军令状就能明目张胆名正言顺的杀了
7086 2010-5-1 07:41
在总的全局来看,丢了荆州只是少了一个出西川的道路、丢掉了一个左右逢源的战略地点;丢掉了还可以通过武力夺回来,与吴国战中有和、和中有战才是最好的战略方针;即便夺不回来,刘备军队在夺取西川后整体实力较强,兵精将广加之西蜀殷实富饶,休养生息几年,联吴伐魏进行北伐统一全国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
楼主去翻一下历史书籍中关于汉末各州郡的人口数据就知道荆州对刘备集团有多重要,荆州是属于那种比较发达和人口较多的地区,而四川当时还没有发展起来,后来的蜀国也是三国中户口最少的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魏国争夺全国统治权的可能性。
ccrlxh 2010-5-1 08:10
实际上说直接了,刘备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成大事,我们所得信息皆来自己罗贯中的三国,史实中并非如此,刘备得了这么多猛将谋士,还是不能得天下,我觉得这些人并没有罗贯中说得那么神,别人不说,只说孔明,六出祁山,实际是六战六负,换成其他人,孔明本人的下场早完了,只不过他的上行领导能务特强,刘备仍然那么信任他而已,在三国志中,曹操就成一个历史上的伟人和英雄了,但在三国演义中,他确是一个奸雄!
tianan123 2010-5-1 08:16
处四战之地 ,又与蜀汉本土隔绝,谁在那里都不会太妙。错就错在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要刘备自出益州,另委一上将军出荆州,孔明这样做完全没有把孙权的江东政权计算在内,本来赤壁之后荆州三分,蜀汉所得不过公安一带,没有纵深,长沙三郡又相继投靠东吴,屏障又失,本来就宜守不宜攻,贸然出兵结局可想而知。
冰蓝月光 2010-5-1 09:07
我觉得刘备让关羽守荆州也是无奈之举
首先,守荆州必须要有较强的能力,这也就只能从手下的大将和重要谋士之间选择
然后,荆州地区江河较多,在防守的时候就不能避免的要有水战,而刘备手下能打水战的,除了关羽,也就没什么人了
还有,独守一方的将领必须要有人格魅力,还必须要忠心
综上,让关羽守荆州也就只能是无奈之举
关羽失荆州,我觉得主要还是败在他的性格上,加之蜀国几乎没人能控制住关羽,这也就成了一个定时炸弹
cs00622 2010-5-1 11:01
毕竟关羽是刘备最信任的人了,在中国唯亲是用很正常嘛
时间领主 2010-5-1 12:13
抛开三国演义 很多人物并不如书上描写的那样神
诸葛亮没有那么厉害 虽然已经是个不可多得的军师
留关羽守荆州 缺少了可靠的副将
荆州东吴觊觎已经 而且始终认为是自己的领土
刘备这样的安排正好给了他们计划
曹操的出力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最关键的还是像楼上几位朋友说的
刘备用人太主观 而关羽的性格其实是有点刚愎自用的
所以荆州失守乃是意料之中的事
另外最过愚蠢的就是举全国之力 去为关羽报仇 诸葛亮并不如三国演义上写的那样
他没敢过多支声 就算诸葛亮再怎样神 刘备这一过失所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时间与兵力物资的损失
都很难弥补回来了 尤其是时间 所以纵观整个三国时期 刘备确实是不具备皇帝资格的人
其本人的性格就决定了
sunxin245524 2010-5-1 12:54
其实关于荆州问题很多人在之前就有评论,刘备不能和刘邦之流相比,他也不配合项羽之辈一起评说,因为他既没有刘邦的任人唯贤,也没有项羽的万人敌,但是从现代的角度看,他绝对是个人才,为什么?因为他会收拢人心,看看他周围的人,关张赵马黄,诸葛亮,庞统,还有去西川招收的众多人才,可以说在人才方面他不比曹操 孙权差,升至更加的勇猛,曹操牛逼是牛逼在他自己和她对人才的运用,但是观看他周围的人,早期郭嘉的病死,以及后期司马懿对整个魏国的贡献,都不足以和刘备身边的人相比,而孙权更加的人才凋零,唯一的一个周瑜也死的早,后期的陆逊却因为个人原因死于政治斗争,同样的身影我们看到了 荀攸叔侄身上,但是这些在刘备集团都没有。刘备失败就失败在用人上,和楼主说的一样,就是任人唯亲,但是从他对诸葛亮的崇拜来说也不全对,或者是他因为早期一直没有谋才,只有将才的缘故吧,三分天下中,刘备的人和,曹操的天时,孙权的地理,各占一部分,但是由于关羽自身的性格问题造成的荆州的失利,还有就是刘备的用人造成孟达之流的反复,荆州失利足够造成以后诸葛亮6出岐山而最后病死五丈原,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更多的是在政治和后勤上,带兵打仗不是他的长项,而小说把诸葛亮太多的妖魔化,连鲁迅先生都说他似妖非人,其实从游戏上也可以看出来刘备的人才是多么强大,要文友文耀武有武,但是质量上去,数量却没有,而曹操正好相反,有个别的几个牛人,但是总体水平很好,在加上曹操自身官宦,自身修养自不必说, 从他早期讨伐黄巾军,到后面的联合诸侯讨伐董卓,灭袁绍家族 吕布,哪一个不是丰功伟绩,但反观当时的刘备,不停的换着地方,没有自己的落脚地,一个编制草鞋出身的人,在官面上吃不开,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是不可能站住脚的,直到最后刘表的病逝才让他有所根基,其实之前也是有机会的,比如陶谦的地盘他完全就可以拿走,但是如同入川一样,他不愿意用上策而选择了中策一样,一个有妇人之仁的男人,是不可能在乱世生存的
fridgejug 2010-5-1 23:03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cobracn 2010-5-2 22:08
孔明屡兴战事,穷兵黩武,不自量力,也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之一。可叹呀。
johnie 2010-5-3 03:43
这个问题嘛,不信任兄弟你还能相信谁呢?所以很容易理解的.更何况自家的兄弟又不是草包一个.
luckpirate 2010-5-6 23:18
[quote]原帖由 [i]cobracn[/i] 于 2010-5-2 22:08 发表 [url=http://67.220.92.23/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1388910&ptid=3001907][img]http://67.220.92.23/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孔明屡兴战事,穷兵黩武,不自量力,也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之一。可叹呀。 [/quote]
以攻代守,如果蜀不是连续对魏进行攻势作战,屡屡威胁关中地区,那么魏蜀实力差距分化更加明显。蜀灭亡的更早。
foreverfig 2010-5-9 00:35
其实感觉让法正+赵云+陈到来守荆州会比关羽的效果好,首先赵云也算刘备一脉的人,让他守荆州还不至于发生背叛,不过赵云终究勇武有余,统略不足,因此留下法正陈到来辅佐。
关羽的失败在于它的手下忠则忠以却没有一人能对关于进行劝阻,
qwer100324 2010-5-9 09:38
当时的情况,荆州孤悬在外,西川无法真正能控制荆州,如果荆州主将有异心,很容易自立为王,这种情况下,刘备当然要放自己最信任、而且有能力的人留守荆州,这个人只能是关羽,他的几员大将,张飞是将才,不是帅才,守下邳都能被路人甲算计的人物。黄忠魏延都是到荆州后收服的,信任上肯定赶不上关羽。诸葛亮他肯定要带在身边。 至于赵云,刘备从来没有放他单独出阵过,这点非常奇怪。剩下的还有谁? 所以只能是关羽。
至于 10 楼的兄弟说刘备妇人之仁,呵呵,兄弟,看人不能看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他没选上策才真正高明,所以说庞统不是领袖,在战略眼光上,刘备远胜于他呀。
至于曹操,小弟一直评价甚高,真英雄也。
baowenjun007 2010-5-9 11:14
历史的长河,回头看功过都是闲话。三国演义,也只是一部小说而已。
nacool 2010-5-10 22:28
这个怎么说呢,首先刘备手下的人本来也没有演义里写的那么牛,再说内部几个集团间的内斗还是很厉害的。守荆州这种事情肯定还得派个亲信,刘备手下能那得出手的也就是关羽了吧。但是其实刘备还是有一些部署的,并没有完全依赖关羽一个人。只是后来由于内部不合,该去救援的人都没有去而已。
再说回来了,关羽很多性格上的缺点也是他镇守荆州之后才表现的比较明显,甚至是败走麦城之前才表现出来。这个也不是刘备能够考虑的这么远的了。
其实派谁去结果都不会差太多,只是顶的时间长短而已。
阿飞飞 2010-5-10 23:56
假若关二爷不镇守荆州,那刘备还能派谁来镇守这荆襄八郡呢,从关二爷水淹七军来看还是有谋络的(演义,不知真假)
寂寞的鸭子 2010-5-12 02:04
其实镇守荆州除了关羽以外,赵云也是非常好的人选,但是刘备把赵云当做自己的贴身侍卫了,没有把赵云的最大潜力释放出来、
纵观赵云一生,哪次任务不是完成的漂漂亮亮的。尤其是守卫的任务,赵云一次都没让刘备失望过!
只要把赵云留给关羽,一人一边,做决策的时候有个人能劝一下关羽。那荆州可保不失。其实荆州还有马良这样的人才了,可是她是说不动关羽的、赵云就不同了,因为关羽是非常佩服赵云的。毕竟这么多年了,关系也非常好。是刘备亲信中的亲信。
取得西边之后马上增兵荆州,这样俩便都不耽误。刘备霸业成已啊!